用心解职工“急难愁盼”,用情建职工“幸福家园” |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入选全国建设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案例

发布时间:2024-05-14      文字、图片来源:院工会女工委      点击率:2161

近日,中华全国总工会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、国家卫生健康委、中国企业联合会/中国企业家协会、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印发《关于建设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案例征集结果的通报》,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入选“全国建设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案例”。

幼吾幼以及人之幼。近年来,我院工会坚持党政所需、职工所盼、工会所能,围绕女职工“五期”保护落实和解决职工照顾下一代后顾之忧,推动爱心母婴之家、爱心亲子智慧书屋、爱心亲子运动馆、爱心公租房等“爱心场所”建设,用心用情为干部职工办实事、解难事。

2.采茶活动.jpg

小家里的大爱心。我院女职工之中年轻高学历女性专业技术人员较多,单位在有限的办公条件下腾出一套办公用房用作建设“母婴之家”,为女职工度过特殊时期提供了安全、舒适的场地。“母婴之家”24小时开放,不定期举办爱心妈妈沙龙,从“一室多用、一室多能”的角度,建成集母乳喂养等知识宣传、讲座、阅读、交流于一体的多功能女职工服务阵地,成为女性科技人员事业和养育双促进的“暖心驿站”。

年轻未婚以及孕期、哺乳期女职工可优先低价租住单位公租房,解决女职工急难愁盼的问题。

5.爱心妈妈沙龙.jpg

结合我院地处郊区实际,灵活执行妇女哺乳假制度,哺乳时间和在本单位内哺乳往返途中的时间算作劳动时间,落实女职工产假、男职工陪产假以及育儿假,鼓励生育的同时又结合工作错峰休假,体现了对女职工最亲切的关爱、最体贴的关怀、最务实的帮助。

3.礼仪形象培训.jpg

小屋里的大智慧。我院双职工家庭、二孩以上家庭较多,幼儿照护、培育问题成为影响年轻科研人员安心工作的首要问题。为切实帮助职工解决假期无人看娃的问题,我院结合省级模范职工之家创建,利用闲置老旧房屋打造“亲子智慧书屋”,购置儿童图书、电子和有声读物,助力职工子女健康成长。开展假期自然教育亲子志愿者服务,在职工中招募自然教育志愿者,由志愿者带着孩子在书屋、树木园等地,开展林业科普、手工、讲故事、观影等活动,孩子们也可以同父母一起做“小老师”,在我院对外开展的公益性科普教育中同学习、同科普林业知识。

为建立关心关爱科研人员长效机制,有效释放人才活力,我院每年精心筹备“六一”活动,同时以“我眼中的父母”为主线,围绕林业科研工作者、林业科研工作等主题,征集职工子女的绘画、书法、文章和视频等作品,用小切口反映大主题、小作品反映大时代,不仅增进了亲子关系,还充分展示了儿童爱党爱国爱家之情。

小馆里的大健康。我院亲子运动馆设有羽毛球室、篮球室、乒乓球室、舞蹈室等功能区和户外儿童活动场地,按照“安全、健康、快乐”的理念,每年开展亲子运动会。聘请专业教练,开展产后瑜伽、普拉提、健身操、拉丁舞等培训,关注职工健康,关心职工子女健康成长。

7.健身兴趣爱好小组.jpg

同时我院还开展汉服、刺绣、投壶等传统文化体验活动、端午包粽子活动等,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良好家风。组织办公培训、插花培训、礼仪形象培训、野外生存技能培训等,陶冶女职工情操、丰富女职工精神文化生活。通过成立篮球、羽毛球、徒步、舞蹈等兴趣爱好小组,开展职工运动会、羽毛球等竞赛促进职工凝聚力、增进彼此友谊。组织女职工参加安全生产检查,发挥“女性心细”优势,为单位安全平稳发展贡献巾帼力量。每年为女职工争取癌症筛查体检项目,守护女职工生命健康安全。

通过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,做好从“生”到“养”的配套服务,帮助职工解决生育养育后顾之忧的大麻烦,真正当好职工的娘家人、贴心人,我院女职工屡创佳绩。近年,从我院走出“全国巾帼标兵”“中国工会十八大代表”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”“南明区人大代表”,1人获“新时代贵州人”,1人获省“最美劳动者”,1个研究团队获省三八红旗集体,2人分别领衔两个创新工作室。建院以来,女职工领衔或参与国家级、省部级奖项289项,发表学术论文1500余篇。这些先优模代表在发挥表率作用中彰显巾帼之美,印证了“至勤至俭、至诚至善、创新创业、创优创美”的优秀女性形象新定位。

1.“追梦新时代、巾帼绽芳华”活动合影.jpg

创建家庭友好型工作场所,打造家庭与单位的最佳平衡点。我们坚持理念先行,关爱无微不至,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,提高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满意度。我们坚持珍视人才,搭建晋升通道,促进有家庭责任的男女职工享有平等工作的机会和待遇,尊重和保障职工权利。我们坚持弹性工作,尊重职工需求,减少职工旷工和迟到现象,帮助职工提高工作效率和劳动生产率。我们坚持多措并举,提升职工素质,减少职工承担工作和家庭责任的冲突,减轻其压力。我们坚持以爱之名,守护职工健康,改善劳动关系,提高我院吸引并留住职工的能力,树立我院的良好形象。

上一篇:

下一篇: